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激发农村发展动能
为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在2017年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上的交流发言
兴义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日)
尊敬的远坤副省长,各位领导:
值此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美好时节,2017年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兴义市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兴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市指导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兴义市春节农业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作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近年来,兴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山地玩都、百花兴义”主题,围绕“两叶两果一业一园百花”农业产业布局,以“三权”促“三变”为抓手,通过“3个3”的精准扶贫裂变模式(发展3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施3个以上农业产业,辐射300个以上村组带动30000人以上脱贫致富),重点发展“两鸡两蛋一猪一蔬一菌”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运作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54亿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0元,增长11.1%。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实施特色春耕,优化种植结构。围绕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通过“龙头+基地+农户”的方式培育产业发展基础、扩大产业规模,采取信息引导、科技服务、政策扶持等措施,全市落实春耕粮食作物面积54.34万亩、经济作物157.74万亩;已种植大春粮食作物8.57万亩、经济作物2.37万亩;肉类总产达2.86万吨。
(二)实施科技春耕,抓好科技培训。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抓好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的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宣讲500余场次,农民科技培训面达5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增产技术和推行机耕作业,全市机械化种植面积达82.6万亩。实施样板示范带动,完成市、乡、村三级科技高产示范样板创办3.78万亩,马岭镇平寨村超级稻超高产示范点2014-2016三年连续通过农业部专家验收,刷新了贵州省水稻百亩示范片单产记录。
(三)实施订单春耕,强化基地建设。突出落实大项目订单,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国家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落实抓订单,以企业带动基地发展,以基地发展促进加工企业升级,大力拓展市场空间,扩大订单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已签订农产品产销订单10000余亩。
(四)实施物资春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继续增加全市财政支农预算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已筹集安排春耕资金3.4亿元,已供各种农作物种子73万公斤,已购进化肥2.1万吨,供应农膜1200吨、农药300吨,物资充分,确保供给有序。同时强化市场监管,大力规范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完成全市检查农资经营单位66家,对违规经营农资案件进行立案查处。
二、下步措施
(一)打好“特色牌”。按照敏尔书记关于打造黔西南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指示和推广“五个三”经验要求,以山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布局好“两叶两果一业一园百花”产业,重点培育蔬菜、烤烟、精品水果、干果、生态畜牧、中药材、花卉六大产业。把产业培育、结构调整、脱贫攻坚与山地经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山地经济为引领的科学发展之路,构建山地农业体系,打好兴义农产品“特色牌”,让兴义农产品风行天下。
(二)练好“组合拳”。将山地农业与山地旅游等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重点加快推进沿江生态园区、白碗窑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贵州精神”展示长廊农业产业带等绿色产业带建设,着力发展以观光、休闲、农耕体验为重点的山地特色农业。
(三)唱好“改革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以兴义精准扶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按照“三权”促“三变”为抓手,通过“3个3”的精准扶贫裂变模式,清理整合农业系统资产,结合“三变”政策,撬动金融资本助推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山地高效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四)建好“产业园”。培育壮大基地平台,巩固敬南十里坪、木贾枫塘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南盘江现代渔业示范园。创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兴义市烟叶绿色田园综合体),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启动白龙山生态产业、七捧高原核桃产业、万亩绿色生态烟叶田园综合体等3个农业示范园申报和建设。
各位领导,我市的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各兄弟县(市)的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和远坤副省长讲话精神为契机,创新农业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贫困户脱贫,为建设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和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山地玩都、百花兴义”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
- 相关推荐
- 上一篇:兴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汇报
- 下一篇:没有了